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病学科前身为创建于1934年的湘雅医学院神经精神科,由我国第一代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凌敏猷教授和神经病学家黄友歧教授创建。 创建之初主要开展神经精神病学的临床、教学工作。1951年成为卫生部精神神经病学高级师资培训基地。1958年从神经精神科分出,成为独立的精神病学学科和教研室。 1987年建立了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1988年创立了我国第一个精神卫生系。1994年被批准为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研究中心。 2001年被批准为精神病学领域两所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之一。 2009年被卫生部指定为国家四大精神卫生区域中心之一。 2012年被批准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2013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精神疾病诊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湖南省精神疾病重点实验室, 2014年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9年获批湖南省精神医学中心, 2020年被评为国家住培精神科重点专业基地, 2021年成为委省共建国家精神医学中心, 2022年获批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

研究所有4个具有特色的国内领先的临床研究方向:重大神经发育性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孤独症)、 精神疾病(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成瘾性疾病(酒精、毒品网络)、临床心理评估与心理危机干预。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医院排行榜”专科综合排名中一直稳居全国前三,在综合医院中排名第一。目前该学科拥有医护、医技、科研人员 144名,其中高级职称 47 人,博士生导师 15 人,硕士生导师 36 人,拥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杰青1人,优青1人,湖南省高层次医学人才6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1人。

至2021年止获得国家与省级教学成果5项,《精神病学》国家精品课程1门,主编了国家高等医学院校精神病学及相关学科22部规划教材、140余部著作。 至2021年止,本学科已招收精神卫生专业专科生7届、本科生30届,共培养本专业学生近942人,就业率100%;已培养硕、博士研究生826人,居全国本专业第一位,还与国外著名大学联合培养国外研究生6名。 各层次毕业生分布在除了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以及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等13个国家,其中至少有50名以上的博士、硕士毕业生或本科生已成为国内大专院校或科研机构的学术带头人。 此外,学科还培养来自全国各地的本专科进修生及各级临床人才及心理咨询师3万多人。 2008年获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2013年获我国精神科第一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与美国哈佛大学、UCLA、杜克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世界各地数十所知名大学以及世界卫生组织保持着定期的学术交流与人才交流。在精神病学界享有“无湘不成军”的美誉。

近10年来,和全国多家精神卫生机构合作,主持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70余项;发表SCI论文309篇,总IF值1119.206分(单篇最高IF值39.06分),总他引3137次(单篇最高他引119次),其中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干预研究的临床文章获至今精神科唯一的2008年中国百篇国际最具影响力的论文(JAMA,2008)。 获得专利3个;获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2012),2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或自然科学奖;初步建成我国重大精神疾病数据库;是七个全国学会的主任委员单位和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研心。

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架构

人物

所长:王小平
副所长:刘哲宁、吴仁容、向小军、周建松
系、所办公室:欧阳萱
党支部书记:谌红献、李卫晖
教授委员会:罗学荣、刘哲宁、陈晓岗、郝伟、陈晋东、王小平、刘铁桥、李凌江、谭立文、赵靖平、薛志敏
医疗、司法:罗学荣     本科生教学:刘哲宁     科研、实验室:吴仁容     对外交流、研究生教学:张燕
WHO合作中心:郝伟
国家临床药理基地:陈晋东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编辑部:陈晓岗

科研平台

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柴湘平、王小平、张燕、朱熊兆、刘哲宁、吴仁容、向小军、周建松、李卫晖、欧阳萱、欧建君
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王小平、罗学荣、吴仁容、张燕、欧建君
精神疾病诊疗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陈晋东、刘哲宁、刘铁桥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陈晓岗

研究室

精神医学情报资料研究室:陈晓岗
精神应激与成瘾行为研究室:谌红献
司法精神病学研究室:周建松
生物精神病学研究室:郎兵
精神医学与现代影像研究室:郭文斌
重大精神疾病脑影像与脑电生理研究中心:吴仁容
公共精神卫生研究室:肖水源

专科

老年精神病学专科:刘铁桥
情感障碍专科:
睡眠障碍专科:谭立文
行为医学与精神卫生专科:李卫晖
临床精神病学专科:向小军 王绪轶
儿童精神病学专科:高雪屏
物理治疗专科:李则宣
精神康复专科:曹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