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妈妈项目系列——新生儿健康小贴士:宝宝这么小,新手妈妈要注意这些问题!

撰稿:彭卓        审核:张丽

       恭喜你迎来了小天使的降临!看着宝宝渐渐长大,真是一段特别的时光,既充满了喜悦,又可能伴随着一些焦虑和困惑。在这宝宝刚出生三个月里,宝宝的身体和情绪都在迅速变化,而作为新手妈妈,除了给宝宝换尿布、喂奶,还得时刻关注一些健康小细节。别担心,我们准备了一份萌萌哒的健康清单,带你轻松度过这段黄金期。

1. 宝宝的睡眠:是神奇的技能还是秘密武器?

       宝宝从出生到第28天被称为新生儿期。新生儿睡眠可是个迷,你发现了吗?宝宝就像一只小猫,随时随地就能进入梦乡。而作为妈妈的你,可能需要调节一下自己的作息时间。宝宝在这几个月里大多数时间都在睡觉,通常每天会睡18到22小时。你以为他睡着了,结果只是换个姿势,眼睛一睁一闭,马上又要抱抱吃奶了。

       小贴士: 给宝宝创造一个安静、温暖的睡眠环境,避免噪音和强光,适时地为宝宝建立规律的作息,让他们逐步形成昼夜分明的作息。当然,宝宝的睡眠周期很短,没办法一开始就让他睡整夜的觉。所以,你也要学会耐心等待哦。

2. 喂养:从奶水到胃口的世界

       母乳被认为是婴儿健康理想的天然食品。当然,母乳不足时就要考虑配方奶粉了。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都有它的秘诀。母乳的营养成分和抗体对于宝宝来说至关重要,妈妈的舒适和放松,也是宝宝能顺利进食的关键。但是如果哺乳过程中你感到压力很大、乳腺炎或其他喂养困难,可以考虑求助于专科医生。出生后2-7天,每间隔1-2个小时可喂养1次,间隔时间一般不超过3小时。当宝宝睡眠时间长而又需要进食时,轻轻抚摸宝宝额头、耳朵、小脚,以唤醒宝宝并喂奶。

       哺乳时,记得先让宝宝把一边“喝干”,再换另一边。因为前奶水多、清爽,先解渴;后奶脂肪高,充电加能量,让宝宝饱得像个小胖子。如果母乳够足,宝宝出生后3个月,每月体重至少增加800克。

       小贴士: 如果你喂母乳,保持一个舒适的喂养姿势,避免宝宝吃奶时扭动或出现乳头疼痛等问题。配方奶的使用是为了补充母乳不足。如果你选择配方奶,确保按比例调配,避免奶粉浓度过高,影响宝宝的消化吸收。优质配方奶是按照母乳的营养成分配制的,只是没有母乳中的免疫物质。所以,妈妈们放心,配方奶同样能给宝宝提供超棒的营养,助力宝宝茁壮成长!

图片

3. 肠胃问题:宝宝的“小肚子”革命

       这段时间,宝宝的肠胃系统还很“嫩”,易受到各种小刺激引发不适。常见问题如腹胀、吐奶、便秘等。宝宝胃口不太好,偶尔还会表现出腹部不适的样子,别着急,这很正常!宝宝出生后的几个月,总是时不时打嗝,别担心,这只是横膈膜还在“培训中”。有时候,打嗝是因为宝宝太兴奋,刚吃完奶,或者换尿布时肚子着凉了。大概到3-4个月,打嗝会减少。如果宝宝一直打嗝,可以试着喂点温开水,或者轻弹脚心,让宝宝“哭个嗓子”,哭完了,打嗝也就自动消失啦!

       小贴士: 给宝宝喂奶时,轻拍宝宝的背部,帮助他打嗝,减少空气进入肚子。如果宝宝经常吐奶或有腹胀的现象,可以适当调整喂奶姿势,避免宝宝在吃奶时吞入过多空气。对于便秘的宝宝,可以尝试温水浴或者按摩宝宝的小肚子,帮助肠胃蠕动。

图片

4. 洗护:宝宝的皮肤是最娇嫩的“宝贝”

       宝宝的皮肤细嫩如丝,稍微一点刺激就容易出现红屁股或者过敏现象。清洁宝宝的小屁屁时,要注意避免使用含有香料的湿巾,以免引发皮肤过敏。而且,给宝宝洗澡时水温要适中,不宜过热或过凉,保持环境温暖,防止宝宝着凉。

       小贴士: 洗澡前,先确认宝宝吃过奶1小时以上,且不会突然“召唤”厕所,再开始洗澡。冬天要保持室内温度在26℃以上;夏天全身擦干后再接触空调或风扇。准备好洗澡盆、小毛巾2~3条、大浴巾1条,用肘弯试温度,“不冷不热”最合适。使用温和的婴儿洗护产品,不要频繁洗澡,避免宝宝的皮肤干燥。每次洗澡后,涂抹适量的婴儿护肤霜,保持宝宝皮肤的滋润。

图片

5. 妈妈的心理健康:宝宝不是唯一需要关爱的

       产后有些新妈妈容易无缘无故发火,这不仅对自己不好,连家庭气氛也可能变得“火药味十足”,对宝宝成长可不利。这里可能是你没想到的一个重点:妈妈,你的心理健康同样影响着宝宝!

       你有没有发现,宝宝也许不会说话,但他能感觉到妈妈的情绪波动。生产后,新妈妈的生活大变样,因照顾宝宝、产后身体修复等影响,会进入较长一段时间的“碎片化睡眠”的状态。睡眠节律打乱,情绪波动也成了“常态”,焦虑、烦躁时不时上演。在产后感到焦虑、抑郁,或是身心俱疲,多数情况下,这种情绪状态会逐渐缓解。但如果负面情绪表现得非常明显,连身边的人都能察觉,那就一定要重视起来了。

       小贴士: 给自己一些时间放松,不要忘记,你也是需要照顾的!别担心,试试这些方法来缓解情绪:

       ①和其他妈妈聊聊育儿经验和产后恢复,分享心得总能让人放松;

       ②让月嫂或家人分担宝宝的照顾工作,别硬撑一个人做超人;

       ③把宝宝的成长点滴和坐月子的心情写下来,每次翻阅这些记录,你的心情也会慢慢变得温柔起来。如果你感觉自己压力山大,试着向家人,朋友,精神心理科医生寻求帮助。适当的休息和调整,有助于你恢复心情,给宝宝更积极的情绪反馈。

       如果你尝试了以上的方法,但还是觉得情绪调节特别困难,甚至情绪问题开始影响到你的生活和宝宝的成长,不要犹豫,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产后心理困扰并不是个别现象,很多妈妈都会经历,寻求治疗绝对不是软弱的表现。你并不需要有病耻感,反而积极寻求外界帮助,才是对自己和宝宝最负责任的做法。毕竟,健康的妈妈才能给宝宝带来更好的成长环境。

图片
图片

参考书目:

马良坤,丁国芳,李宁. 协和专家孕产大百科.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来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彩虹心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