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小妙招
作者 伍岳、向慧、吴国伟
娟子确诊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后,近一年来始终不定时服药,作息颠三倒四,情绪极度起伏,无法胜任日常工作;父母担忧不已,害怕她在外面闯下麻烦。近日,娟子突然变得心情愉悦,吹嘘自我,购买奢侈衣物赠送给朋友,出手阔绰得让人乍舌。面对这种情形,该如何关爱与帮助她呢?
一、提高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
当前,大部分精神心理病患仍以药物治疗为主要疗法,且需持续应用一至数年不等。此类疾病复发率极高,不仅使患者生活受到严重困扰,而且同时给家属乃至整个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对此,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至关重要,充分体现出患者依从性的重要性。
精神病患用药依从性较差,一直制约着治疗成效与长期康复发展。据学者研究发现,只有50%的患者能遵循医生建议按时服药。这种现象具体反映在随意减少药量、忘服、漏服乃至擅自停药,甚至直接拒服。因用药不规律引发的不良后果包括疾病复发、多次入院治疗、经济损失以及生活质量降低。
二、提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策略
面对病情与用药问题,医生宜耐心向患者解释,结合安全、有效、便利、实惠及可获得性等多重因素,制定相应治疗计划。即便患者对药物治疗仍存疑虑,医生也应尽最大可能提高其依从性。
(一)尊重并理解每位患者和家属
确保建立起强大的医患联盟,使每一位病患和家属都能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计划,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我们需要引导大众,普及疾病知识,使他们深刻领悟到治疗过程中药物使用的关键,而医生只是其中必要的角色之一,真正至关重要的是病人的积极配合以及家庭成员的有力支持。
(二)解释劝说法
针对患者的病因、当前状况以及各类注意事项和未来治疗措施详加解读,消除其疑惑。举例:您近期情绪低落、兴趣索然、疲乏无力、嗜睡,干扰日常工作生活等,这可能预示着抑郁症。建议尽早启动抗抑郁治疗,药物将助您恢复之前的心情和活力,改善饮食及睡眠质量,重建信心。
(三)微调治疗方案法
依据病患个体化差异,调整关于药物服用的具体时间、剂量及方式等内容。原则上晚间服用者避免选择早晨,以免干扰其正常工作。尽量减少两次摄入,节省时间且避免漏服问题。以缓释片代替部分速释片,适当使用长效针剂,使药物作用持久稳定。对于具有口腔异味副作用的药品,可考虑更换为同类无味药物,提高服用依从性。
(四)保证法
针对患者对药物副作用或长期影响的担忧,医生承诺医疗行为不会给您带来实质性损害,比如:抗焦虑药并无伤肝肾之虞,只需在安全有效剂量内服用,大多数病人可在两周内好转,最快者可在一周内见效;若仍心存疑虑,医生会定期为您进行肝肾功能检测,确保身体状况良好。另一例:请放心,这种药物即使是六岁孩童也可安全服用,且未发现严重副反应。您对这个药物是否还有其他疑虑呢?
(五)树立榜样法
对于用药效果显著的病患,包括医生自身亦可为当前病患树立信心。举例:我先前的某位抑郁症患者,服用抗抑郁药物约10日后,情绪出现明显改善;至一个月时已趋于平稳,复查发现其肝肾功能与心电图均未见异常,说明此类抗抑郁药物比较安全。部分病患对镇静催眠剂较为排斥,担心药物成瘾。医生可用亲身经历说服他们:如我们大夫有时也需借助精神类药物缓解疲劳,新型安眠药具有较低的成瘾风险,医生偶尔失眠时也会使用,效果迅速且次晨起床保持清醒,不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因此,我仅给您开一周的药,绝无成瘾可能,请放心使用。
面对不愿服药的心理疾病患者,身为医生或亲属,应耐心倾听其担忧并给予理解,并与其共同寻找解决之道。
参考文献
【1】张丽琴,韦月琴,班瑞益,等.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研究进展.临床医学工程,2015,22(05):668-670.
【2】杨杨,胡昌清,陈静,等.精神科门诊服药依从性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3):16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