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如何预防和识别精神疾病复发?
作者吴国伟、田春艳
抑郁症患者突然好转,笑着对家人说“我想通了,没事了”,这时家人应该怎么做?
每种疾病都有自己的病程和预后特点,抑郁症一般发病期持续时间为3-6个月,就是说抑郁症不是几天出现的,也不是几天就能迅速好转的。如果抑郁症患者出现了“突然好转”,则要警惕是否为患者在掩饰病情,为接下来的危险行动(如自杀)麻痹周围人,使周围人放松警惕。这时家人应该及时告知医生,请医生帮助患者,而不是放松警惕以免造成意外事故。
预防复发的小妙招
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疗是一场持久战,作为家人我们可以做得更多更好,来积极帮助患者早日康复,重新回到阳光下,实现自己的价值。以下是预防疾病复发的小妙招。
1.提醒患者规律服药,不要随意增减药量,更不要漏服药或者藏药。
2.定期陪患者来门诊复诊,一般一到两个月一次,如有特殊情况可随时就诊。
3.及时观察患者的情况变化,留心患者的言行举止。
4专人保管患者的药品尤其是镇静类药物,预防患者一次性过量服药。
5.注意防范安全事故,如患者偷偷的买一些不常用的东西甚至危险物品则要防范危险行为。
6.加强社会和家庭支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价值感。
7.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参与家务劳动,不要卧床养病。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睡眠有规律,如果一连几天都有失眠要及时处理。
8.培养患者的兴趣爱好,丰富生活内容,稳定患者的社交圈,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9.如果已确认患者复发,我们也不应气馁,应调整好心态配合医生帮助患者接受复发治疗。
如何识别复发迹象?
精神心理疾病经过系统治疗后大部分恢复较好,但是复发率相当高,预防复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下是常见的复发征兆,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和识别。
1.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易醒多梦,早醒,睡眠不深。
2.情绪变化,如患者情绪不稳定,烦躁不安,易发脾气,无故担心等。
3.发呆,自语自笑,语言增多或减少,反应迟钝或过度活跃,活动增多或减少,生活懒散或爱管闲事。
4.头痛、头昏、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或暴饮暴食,消瘦或发胖。
5.原有的精神症状重新出现,敏感多疑,或重提过去患病中说过的内容。
6.患者主动服药治疗,突然不承认自己有病,拒绝服药治疗。
7.变得孤僻,不愿与家人或朋友来往,独处一室。
我们知道了精神心理疾病预防复发非常重要,复发的表现并不是捉摸不定的,我们可以通过及时识别复发迹象、通过预防复发的小妙招来有效预防病情反复,助力患者早日康复,全面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