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网:远程查看微表情,精神疾病也能网上会诊

时间:2018-01-08来源:长沙晚报网 作者:唐江澎 沙丽娜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月7日讯 (记者 唐江澎 通讯员  沙丽娜)  36岁高龄怀孕,岳阳的朱女士精神压力很大,每天都吃不下睡不着。她到当地医院就诊,医院为她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王小平教授远程会诊,最后通过心理干预将心病“治好”。

    依托国家精神心理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于今日上午启动了“情感障碍协同创新联盟”,整合了全国22 个省市25家大型精神卫生机构的资源,并举行“抑郁障碍诊治适宜技术”高级师资培训班,基层的精神疾病患者可以在当地医院接受专家的治疗。

基层在患者,可以请专家远程会诊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高龄妈妈越来越多,孕产妇抑郁症也随之高发。日前,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王小平教授接到了一个来自岳阳地区精神卫生中心医生的“求助”电话。

   原来,将近36岁的朱女士年轻时生了一个女儿,如今女儿快10岁了,如今赶上“全面二孩”政策,家人就催的她再生二胎。已经怀孕五个多月的朱女士时常担心“高龄”的自己生下的孩子会有“缺陷”,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情绪一直很低落,还伴有焦虑的症状。

    王小平教授经过诊断确认了朱女士的抑郁症状,首先安排了当地医生对其进行基本检查,打消了她的顾虑,同时通过远程指导,与当地医生一起对患者进行专业的心理干预治疗。一段时间过后,朱女士的情绪有了明显好转。

诊断要精细,微小的表情都不能放过

    给精神病患者远程会诊,怎么操作的?今日上午,记者来到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的远程会诊室。两个可以追踪声音的摄像头,两个大屏幕,可以连接多家医院同时进行“回话”。
    “如果是一般的视频会诊,患者可能‘装’,导致我们无法给出精准的诊断。”该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张燕副教授透露,两个摄像头, 可以让会诊医生将患者看得更清楚,哪怕轻微皱眉的小动作,都不会被“放过”。

    除了给患者会诊,“情感障碍协同创新联盟”还可以通过远程网络会诊平台进行查房。1月6日,医院的多位专家为河南驻马店的豫南精神卫生中心200多位精神科医生围绕抑郁症诊治进行教学查房。

通过抑郁症患者的访谈,医生们分别提出抑郁症患者的诊治方案。湘雅二医院李凌江教授最后根据讨论情况,给出症状、症状群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标准化的病例、标准化的治疗。“感谢这样的平台,通过这样标准化的教学查房,提高了我们当地精神科医生的诊疗水平,促进医疗的同质性发展。”豫南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纷纷表示。

构建三级网络搭起精神疾病治疗平台  
    “我们要将最新的精神疾病治疗的新技术,第一时间从医院传达给平台内的所有医院。”王小平教授介绍,目前 “情感障碍协同创新联盟”已经整合了全国23个省市36家大型精神卫生机构的资源,辐射了大半个中国,构建形成‘牵头单位- 核心单位-基层合作单位’三级临床研究协同创新网络,精神心理疾病大数据汇交平台。 

该平台由学术带头人李凌江教授团队建立,是一个多中心网络临床试验数据采集和传输的平台软件和生物样本一体化的临床样本生物库,包含临床数据、行为学数据、生物学数据、脑影像学数据和脑电眼动数据等多维度多模态数据等。

    “希望在抑郁症的客观诊断指标建立和生物学标记,难治性抑郁的治疗模式,自杀风险干预模式、治疗领域、预防复发等取得重大突破。”李凌江教授表示,精神疾病患者的诊断,在不同的医院结果都可能不一样,因为没有一个“标准”。而联盟将依托互联网技术,组建远程诊断、治疗网络,并对情感障碍协调创新联盟内精神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保障医师水平的同质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