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唯丹副教授青年团队发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丘脑-皮质神经环路特征重要成果


时间:2020-08-20     作者:张曼琪 蒲唯丹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中心蒲唯丹副教授所带领的青年团队在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神经病理学机制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研究论文“异常的地中海皮质电路在青少年与早发性精神精神分裂症”以原创性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DoI: https://doi.org/10.1016/j.jaac.2020.07.903),JAACAP作为美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学会的会刊,是全球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研究领域的顶尖期刊。张曼琪硕士为论文独立第一作者,蒲唯丹副教授为独立通讯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严重的精神障碍,其病因学与病理学机制至今未明。相比成人期发病的患者,早发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年龄小于18岁)具有更为严重的临床表现和更差的治疗预后。本研究首次在早发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发现了丘脑-皮质神经环路(thalamo-cortical circuit)的异常连接特征:丘脑与感觉运动皮层的功能连接显著上升,同时伴随与内侧前额叶-纹状体-小脑高级功能区的功能连接下降。这一神经病理特征在未服药和服药患者中同时存在,提示目前的抗精神病药物对丘脑-皮质神经环路异常的治疗效果有限。本研究成果首次证实了丘脑-皮质神经环路的功能损害与精神分裂症神经发育异常有关,进一步验证了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发育假说,同时为治疗精神分裂症找到了潜在的神经环路治疗靶点。
        在刘哲宁教授和薛志敏教授的指导下,本团队近期集中于精神心理疾病丘脑-皮质神经环路病理机制的科研攻关,于2020年先后在该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chizophrenia Research等发表原创性研究论文3篇,蒲唯丹副教授为通讯作者。该团队长期从事精神心理疾病的神经病理学机制研究,蒲唯丹副教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已在本领域权威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