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县扶贫记事
作者:周亿顺 罗兴伟
玉家河镇是陕西清涧县紧靠黄河边上的一个偏远山区小镇,是陕北典型黄土高原地貌,山路崎岖蜿蜒,村民大多生活在两山之间的黄土高坡上。
上午我们接到乡卫生院的告知,乡镇有两户严重精神障碍的贫困户需要入户进行摸底评估。我们一行三人立即驱车前往,经过一小时左右的车程,来到了乡卫生院。在乡卫生院李浩院长的带领下,我们走访来到了今天第一位贫困户老刘(化名)的家。
映入眼前是几座破旧的窑洞和杂乱的小院。老刘一见到我们便热情的把我们迎进了他的家里。通过摸底了解,老刘是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23病程,同时还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家中只有一位年迈的母亲与其一起生活。
说起自己的病情,老刘一脸淡然,说自己因妻子去世后就发了病,那时候自己有严重的暴力行为及言行紊乱,村民看到自己都躲得远远的,虽在发病初期就诊和住院过几次,但终因家里太贫穷,而无法继续住院治疗。
“我们问他,现在住院买药有什么报销吗?报销比例高不高?”
“他答道,能报销,报销比例有90%左右。”
“那还有继续服用抗精神疾病的药吗?”
“他答道,现在每月买的药都是治疗高血压和心脏病的药,费用400元左右,再没有多余钱来买抗精神疾病的药,且吃了抗精神疾病的药感觉全身乏力,就停了药。目前晚上总失眠,有时还会自言自语,想骂人,并伴有怪异的动作。”
听完之后,罗兴伟老师从患者的病历及症状表现,确定了老刘目前的临床诊断是符合ICD-10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目前失眠及精神症状还是比较突出,对他以前的用药进行了调整,告知他尽快恢复用药,同时建议他去县医院就诊治疗,能针对疾病救治、失眠、心理与疾病康复等方面提供医疗服务。
李浩院长也向老刘保证说:若是出现病情变化,就医出行不便时,及时与我们乡卫生院联系,我们可以安排车辆送医就诊。听完之后,老刘高兴的说道:真是太好了,这样我们看病住院就不用愁了,等病情稳定了,我就能干更多的活啦!
说完大家都笑了起来。
离开的时候,老刘拉着我们的手。动情的说道,”感谢你们,感谢党和政府,共产党真的好啊,一直没有忘了我们这些贫困老百姓。”
告别老刘后,我们又驱车赶往陈梅(化名)家。
一到村头,村里的村医便给我介绍起了陈奶奶家的状况。
陈奶奶患有精神疾病已有20年,儿子有轻度智力障碍,儿媳是很早以前拐卖过来的,当时就患有精神疾病,因至今还无法上户口,无法享受到政府的帮扶和补贴,也无法住院治疗,每天就在家里不停地自言自语,做一些怪异的动作。更不幸的是,在上个月,10岁左右的孙女自己脱掉衣服跳进黄河,被水冲走了。
我们来到陈奶奶家,她家比起老刘家显得更加破落,只有2间破旧的窑洞,但家中却收拾得整齐干净。我们对陈奶奶进行询问时,发现她总是问东答西,无法正常沟通交流。
从她儿子处我们了解到,因家境贫穷,陈奶奶一直没有住院治疗过,20年来一直如此,说胡话、骂人,生活自理能力已基本丧失。听完之后,罗兴伟老师根据ICD-10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结合陈奶奶病情症状表现,初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并建议她尽快去县医院就诊治疗,确定临床诊断。
听到这儿,陈奶奶的儿子一脸为难的说:家里基本生活开支都很难维持,哪里还有钱去看病住院。县医院宋泽智医生对其说道:现在国家对于贫困户的就医买药有相应的报销帮扶,在县医院看病住院报销比例可达90%左右,能最大限度的减轻你们的负担。李浩院长也表示:乡卫生院将会全力帮助他们就医就诊。陈奶奶的儿子听了之后,立马就说到,太好了,那我以后就带她们去医院就诊治疗了。
随后,我们与村医作了相关的病情交流,并对他们进行疾病与服药知识方面的健康宣教,并嘱咐他们就诊治疗后,一定要定期复查,规律服药,有困难和疑问随时可以联系我们或者县医院宋泽智医生。走的时候,我们诚心的对他们说道,你们家里的情况我们会及时反映给县卫生局及扶贫办,提供相应的帮扶。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年,也是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这一伟大目标的最后一年。
20天来,在清涧县人民医院的领导及各乡镇卫生院的支持与协助下,我们走访了清涧县5个乡镇,入户40名患者,接下来我们将走访剩余的5个乡镇。虽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秉持我们湘雅人“求真求确,必邃必专”的院训,践行党员的初心使命。
通过深入当地摸底评估,形成一条由当地乡卫生院对严重精神疾病障碍患者进行登记管理上报,县医院提供医疗诊断及住院服务或转介上级精神病医院的救治途径,做到“精准到人”、“精准到病”、“精准治疗”。实现看病就医难,药物管理难和病人日常生活管理难等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实现健康脱贫目标。